在中国的某个偏远山村配资正规网上炒股,58岁的倪代兴正用他那坚韧不拔的精神,谱写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教育传奇。9月9日,城口县周溪乡中心小学校园内,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,他快步走向三年级的教室。37年的执教生涯,让倪代兴从凉风村小学的单人讲台走到了如今的标准化教室,然而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坚守始终未变。
1988年,刚从明通职业中学毕业的倪代兴,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当代课教师,月薪仅60元。他的想法很简单:凉风村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。面对曾经频繁更换的代课教师,倪代兴感到责任重大。尽管教室条件简陋,课桌歪斜,窗户用塑料纸钉着,倪代兴却从未气馁,开始逐户走访,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。
他记得,学生文波的父母认为“男娃娃不如早点干农活,读书没啥用。”但文波那渴望的眼神让他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。倪代兴承诺垫付文波等孩子的学费,并每天接送他们上下学。他把教育融入生活,通过带学生到山间认字、读诗,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,逐渐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。第一个学期结束时,凉风村小学的成绩名列前茅,村民们纷纷送孩子来读书,学生人数稳定在四五十人。
然而,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停止。20世纪90年代,倪代兴一人承担所有课程,微薄的代课收入大部分用来给学生垫付学费。甚至在妻子王小雪面临生病的情况下,他也从未抱怨。2007年,他的小女儿因病夭折,倪代兴背着女儿的遗体走过那条熟悉的山路,心如刀绞。但正是在这一年,他通过自学考取了教师资格证,转为公办教师,月工资涨到近3000元,生活逐渐好转。
展开剩余44%不久后,倪代兴在讲台上突发心梗,被紧急送往医院。出院后仅两天,他就带着药瓶回到了讲台。尽管多次有机会调往县城学校,但他总是用“我走了,谁愿意来?”来回应。倪代兴从学生身上找到了坚守的意义。2022年,一名衣着光鲜的男子来到学校,紧紧握住倪代兴的手:“倪老师,我是文波,您还记得我吗?”在倪代兴的帮助下,文波读完了小学和初中,如今生活美满,甚至带着学费来还恩情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凉风村的适龄儿童越来越少,最终倪代兴教完了最后两名学生,村小也被撤并。虽然妻子松了口气,倪代兴却没有闲着,听说周溪乡中心小学缺老师后,他毫不犹豫地申请去教书。2022年9月,他再次站上讲台,负责中心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。尽管心梗的后遗症让他不得不随身带药,但他从未因此耽误一节课。校长称赞他用亲身经历让孩子们理解责任的真谛。
倪代兴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:在凉风村小学上学时,他目睹了多位老师的离去配资正规网上炒股,每次都追出去几里地,希望老师能留下。他深知,教师对山里的孩子意味着什么。他表示:“在哪里教书都是教书,只要还有一个孩子需要我,我就会留在讲台上。”倪代兴的故事不仅是对教育的坚守,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