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而复生线上配资的重要作用
1930年7月,黄克诚在担任红三军团第二支队政治委员期间,随着军团长彭德怀的指挥,勇猛进攻,成功地占领了湖南的岳州(今岳阳市)和平江等重要重镇。当时,国民党第四路军总指挥、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集合了大约7个团的兵力,从长沙出发对红三军团展开“进剿”行动。红三军团为了避敌锋芒,迅速在平江城南20华里的晋坑山地进行伏击准备。
战斗一开始,双方就陷入了激烈的交战。随着战斗进行,敌我双方的阵地逐渐混乱,局势逐步胶着。临近黄昏时,黄克诚所在的部队因受到敌人的猛烈冲击,队伍已被冲散,黄克诚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。就在他根据枪声寻找部队时,突然背后传来了敌人的逼近。由于黄克诚的眼睛高度近视,加上战斗一整天,夏季的炙热让他汗水淋漓,眼镜片也布满了汗水和烟尘,视力变得更加模糊,根本无法分辨后面逼近的是敌人还是自己人。眼看双方越来越接近,眼前的情况变得十分紧迫,时间紧迫不容他深思,黄克诚迅速做出了果断决定,迎着敌人走去,以便更加清晰地判断出敌我双方的身份。
当敌人越来越接近时,黄克诚模糊地看见对方衣着整齐,枪口对准了自己。他瞬间意识到,这些人显然是敌军。毫不犹豫地,他大声喊道:“别打枪!”话音刚落,他迅速卧倒,顺势向山坡滚了下去。几乎与此同时,数支敌军的枪口齐齐对准了他,子弹在耳边呼啸而过,划破空气。他顺着陡峭的山坡极速坠下,心中明白,这一刻自己必死无疑。可即使在这生死存亡的瞬间,黄克诚的意识依然清晰,丝毫没有迷失。
展开剩余77%当他滚到山脚下时,奇迹般地发现自己没有中弹,甚至身体没有受太大伤害,唯一失去的只是眼镜、帽子和皮包。摸遍全身,他确认自己没有受伤,只有些许擦伤。天色已经完全黑了,眼镜也丢失了,周围一片模糊,然而,他仍能勉强辨识到远处传来的枪声和喊杀声。他按照声音的方向摸索前进,最终来到一片树林,发现黑压压的人群在奔跑,举着红袖标。确定是自己人后,他便加入人群,一边跑一边打听,得知敌人已经溃败,我军正在追击敌军。当黄克诚重新找到了自己的部队时,大家纷纷惊呆了,完全不敢相信他竟然“死而复生”。
原来,当时黄克诚在山顶与敌人接触时,他的警卫员从远处看到黄克诚被敌人排枪击倒,并随即滚下山坡,误以为他已经牺牲。消息迅速传回部队,大家都为黄克诚的“牺牲”感到愤慨,奋力呼号“为政委报仇”。然而,就在大家激烈奋战之时,突然发现黄克诚平安无事地回到了队伍,众人自然是又惊又喜,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。
“死而复生”的黄克诚带领部队继续向长沙进发。他们在金井突破了敌人由三个团组成的防线,顺利通过了郎梨渡,渡过了浏阳河,直扑长沙。彭德怀军团长在战斗中挥刀指挥,带领大军猛攻,最终成功攻克长沙,时间定格在1930年7月28日凌晨。
眼镜之祸
黄克诚高度近视,几乎离不开眼镜。战争年代,战事频繁,生活艰苦,许多物资都难以保障,甚至有时连草鞋都无法穿上。但对于黄克诚来说,眼镜是必不可少的,他可以忍受饥饿,忍受赤脚行军,但没有眼镜,他几乎寸步难行。
每当攻占一个城市,他总会找机会到眼镜店配上新的眼镜。因为在激烈的战斗中,眼镜经常被摔坏,所以他总是随身携带几副备用眼镜,以便万一损坏时可以立即更换。对黄克诚来说,眼镜不仅仅是一副普通的工具,它是他战斗、指挥的眼睛。然而,眼镜有时也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,甚至可能酿成致命的祸端。
1931年,中央苏区开始了第二次反“围剿”作战。当时,蒋介石调集了20万兵力,兵力强大,阵线广阔,企图通过不断围堵压缩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空间。黄克诚作为红三军团第三师的政治委员,参与了这次激烈的战斗。红军在东固、富田、中村等地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,歼灭了敌人多个师的部分兵力,最终成功粉碎了敌军的围剿计划。
在攻打建宁城的战斗中,黄克诚带领第三师作为主攻部队。在推进至建宁城下时,黄克诚和师长彭邀决定将指挥所设立在离敌人很近的地方,以便直接指挥攻击。然而,由于敌人的机枪阵地离他们的位置非常近,迅速发现了他们的行踪。黄克诚因近视,完全没有察觉到敌人的危险。幸亏彭邀眼疾手快,及时拉住黄克诚将他拉到了一旁,避免了直接的攻击。
就在黄克诚还未完全反应过来时,敌人的机枪子弹已经扫射过来,弹雨击在了他们原本站立的地方,沙土飞溅。形势十分危急,两人迅速扑倒在地,靠近掩体。彭邀笑着调侃黄克诚的眼镜:“敌人这一梭子机枪子弹,直冲你那副眼镜来了,敌人知道戴眼镜的肯定是指挥官,想捡个大便宜。”黄克诚笑着回应:“我们俩真是有缘分,打战时形影不离,连死了也该一起去马克思那报到,指不定会派到同一个部队,继续一起带兵打仗呢!”两人嬉笑间,算是化解了战斗中的紧张气氛。
然而,眼镜给黄克诚带来的不仅仅是欢笑,也有过悲痛。1933年,中央苏区经历了第五次反“围剿”。黄克诚已是红三军团第四师的政治委员,战斗中,黄克诚和英勇的师长张锡龙一起指挥部队追击敌军,并于黎川激战。在一次进攻中,黄克诚和张锡龙站在高处观察敌情,忽视了侧面的敌人机枪阵地,结果被敌人盯上。机枪扫射间,子弹先打中张锡龙,随后击中了黄克诚的眼镜架,眼镜应声落地。黄克诚赶紧用备用眼镜替换,然而,转头却发现张锡龙已经倒下,头部的弹洞血流如注。黄克诚抱着已经牺牲的战友线上配资的重要作用,久久不忍松手,心中的痛楚无法言表。
发布于:天津市